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投資實在難有「快方法」


有人問我,哪一種投資策略我最認同?坦白說,金融市場千變萬化,絕對難說只是運用單一策略,作為獲利的「根源」。在加強資產的領域,很多時我們把資產分為一級 (Primary) 及二級 (Secondary) 市場,資金也會分為流動性 (Liquid) 與非流動性 (Non-liquid)。

今日主力,先淺談流動性領域。投資在流動性這領域,我會以十六個字來形容我的交易之道:「順勢而行,長短均可,風險控制,量力而為。」金融市場可以作多/作空 (Long / Short) ,而在投資的領域,卻沒有不敗的神話可言。在「金錢狩獵」的過程中,操盤人可以有無限次不同版本的投術或基本分析,但到最後,如用投資的角度來看,能抱走多少現金才是最重要。(這當然只是金融市場的衡量尺而已)。

流動性策略之所以普及,基本上離不開「資金額」可說是悉隨專便,大少銀碼也可進場。沒錯,少則可以十多萬港元也可進場(如香港市場),也有聞聽一些小故事,有人用十多萬元開始起家,開始買進恒指大期、窩輪、期權等槓桿產品,在好景時,幸運之神在他左右,他能把操作資金擴大了十倍、二十倍,不少人在贏錢後又慘賠,進入了「賺少賠多」的輪迴宿命,更大的問題是,輸錢時有人再借錢,又慘賠,直至差不多要賭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地步才會頓悟。

我已經歷了二十多個操作寒暑,對交易之道也有一點點心得。在操作的日子,我難以鬆懈,因我心知市場沒有永遠贏家,我也只可全心全意去做。面對每一個交易日,假如你有七十歲命,願意花四十年時間作投資,而每月又有廿二個交易日,這便是10,560個交易天了。在我的工作當中,有幸接觸到一些世界級頂尖的操盤手,或這些對沖基金公司的要員。要靠複息增長 (compounding) 把資金滾大的人,可以說是萬中無一,而那些又單靠流動性策略的投資 / 操盤人,更是行業中的「極品」。

還記得 2007年年尾,不少在香港投資講座也說到環球市場大好,中國盛世,北美榮景依舊,炒輪也容易發達等。曾幾何時,在瘋狂的年代,有投行商說到,這條 Trade 又可賺 100 % 等!不知大家有否聽過「自然定律」 (Law of Nature)?如果錢是那麼容易賺的話,世上便沒有窮人!

在匪夷所思的行情大好日子,有人更提出了這個假設:本金為 5,000美元,每月期權或窩輪賺 25%,做足這複息增長六十次,那五年內已變了有十億美元了!還是那句,Are you kidding me?(你和我開玩笑?)錢那麼容易賺,世上無窮人了。

我有一位甚交心的前衍生工具從業員,是某前法資大行已到董事總經理級人馬,在此叫他 Storm,即「大風暴」。他雖然不是從事對沖基金,而是從事衍生工具發行。他在四十歲退休時也坦白地對我說,他擁有的現金資產大部份從薪金花紅而來。

再談交易之道。我踏入「人生下半場」已有一段時間,假如真的有七十歲命,7,000多日的交易時間,那便代表我的人生嗎?任何交易的回報,總有一天有機會被人打破,「神級」的聲譽,也會被淡忘,我們必須了解人生不同的意義才可善用餘生。操作的領域,不可能放進人生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個人能做到34%平均每年複息正回報,又可做足三十一次,那人已是「神級」的索羅斯 (George Soros)了。即是說,已進入出神入化的境界。

量子基金 (Quantum Fund) 的回報,由開始時1969年,直至1999年那三十一年內,複息平均每年回報便是34%。假設由一百萬美元開始,複息增長三十一次,每次34%,已是80多億美元的回報,也可說是前無古人的回報。在我而言,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掙扎」,只有較高勝算的策略,沒有一種是「快方法」。

極速發財的心態很容易令人迷失,讓我和大家分享一句心底話:「不勞而獲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增加。」祝平安!


http://www.scmpchinese.com/tc/opinion/5197/dui-chong-xin-dao-tou-zi-shi-zai-nan-you-kuai-fang-f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