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操作的幾個大原則(三):抓住反轉的方法


上次的專欄中,我們看到了各種不同的操作時間層級,其中我最推薦的進出頻率是每個多空循環只進出一次,也就是空頭市場末端進場、多頭市場的末端出場。也可以說是歷史的相對低點進場,歷史的相對高點出場。
  問題是,我們要怎判斷歷史的相對高低點?又要如何判斷過程中多次出現的反轉點呢?五千以下買九千以上賣也許是一個方法,但總不可能一輩子適用,也許哪天台灣的經濟環境改變,指數就再也不會跌到五千點或漲上九千了,一輩子傻傻地等某個點位,不如學會活的判斷法。 
  歷史高點要如何判斷呢?首先,多頭很少是一口氣漲到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多次的大回檔,回檔就會把季線拉向(甚至跌破)年線,這個過程在六七千點通常會持續一至多次(比如說04到05年台股就整理了兩年),但這都不會是多頭的結束,多頭結束的前奏是接下來季線會與年線快速地拉開(如上圖)。
 
  最後一次季線與年線拉開之後,多頭的漲勢會一片晴天萬里無雲,尤其是結束前的兩三個月,空方力量會好像突然全部消失,指數這時會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向上狂飆,每天打開螢幕就是一堆漲停板,但這趟狂飆卻是死亡飆車。
 
  如上圖,07年夏天,指數兩個月就飆漲了兩千點,如此驚人的報酬,多方獲利了結的心早已蠢蠢欲動,只缺有人開第一槍,各方主力就要倒掉他們手上滿滿的持股。而這第一槍長什麼樣子呢? 
  答案是:長黑。如果能翻開當天的走勢圖來看,還會發現這是一個高點比前天高點還高、低點比前天低點還低的長黑,如果能配上巨量,這根長黑會是歷史高點的機率更是超高。
 
  其實光以這兩條件篩選的話,前面黃圈處那根長黑應該就要崩盤了,但那時只拉了大概一千點,獲利了結的動力還不夠強,所以後面又硬拉了一千多點才崩盤。可見歷史高點的可能條件之一正是兩個月急拉兩千點以上。
 
  但也不是每次歷史高點都那麼典型的,譬如今年年初高點就沒有非常驚人的急拉,也沒有放出巨量,只有「高點比前天高點還高、低點比前天低點還低的長黑」還有出現,於是今年下跌的模式跟兩千年還有07年也很不一樣。
 
  事實上如果是我在黃圈那高點也會先走了,畢竟沒必要真的要賣在最高點。黃圈那兒之所以沒成為歷史高點的原因我想跟兩千年那時一樣,拉的還不夠高崩不了盤,而這次也是正好卡到過年封關線圖才會那麼奇怪,否則高點其實應該更高一些。
 
  稍微整理一下,可以總結出多頭的歷史高點總共有以下兩個要件:
一、季線與年線曾經碰觸一至多次,之後快速拉開。
二、出現肩頭反轉式的長黑(高點比前天高、低點比前天低)
三、當然最好是放巨量,後面會更好操作。
 
  沒有時間看盤、也懶的一直進進出出的上班族,只要每個多空循環進出一次,二十年的時間也足以讓資產增值三十多倍,一點都不輸給台北市的房地產。(前提是不能踩到地雷股,所以請選擇有長久營運歷史財務體質良好績優龍頭股,最好還是傳產,因為股價的循環性很強,每次歷史高低點都差不多。) 
 
  上面講的是出場點的判斷方法,那要在什麼時候進場呢?
  要在底部進場其實比要在頭部出場簡單的多,因為歷史高點稍縱即逝,往往出現隔天就開始大崩盤,但歷史低點區卻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不用怕上不了車(只怕大套牢手上都沒現金)。
 
  歷史低點區的條件跟歷史高點區有點相像,只是反過來而已:
一、跌勢的末端也一樣會加速,然後會出現低點比前天低點更低,高點卻比前天高點更高的長紅。
二、七百億以下的低量會不斷出現,甚至五百億以下的窒息量也接連出現,幾乎沒有人想買股票。
三、隨後跟著指數急漲,量能也開始放大到一千億以上,此時進場幾乎都會賺。
 
  其實在步驟二就可以開始逐步買股票了,雖然指數可能還會有下跌,但平均來說成本還是會比步驟三才開始買股票來的低。不過要注意這種方法雖然是買在歷史低點區,但卻不代表買了之後股價就會一路順暢拉上七千點甚至八九千點,中間可能還是會有許多次大漲大跌,比如上圖雖然01年就出現第一次低點區,但實際上03年才開始真正大多頭。
 
  不過如果當時五千以下買六千以上賣還是可以賺得很快樂,但六千顯然不是歷史的高點,有沒有辦法判斷出這種過程中的高點呢?
 
  方法其實是有的,但並不是那麼精確就是了。其實判斷高低點的精神很簡單,不外乎就是「急漲過後出現長黑」或者「急跌過後出現長紅」,把握此原則抓到關鍵反轉點的機率其實不低,但也會有很多次判斷錯誤就是了。
 
  一但發生判斷錯誤,比如說長黑賣掉後沒跌反而還繼續創新高要怎辦?很簡單,如果你做空馬上就停損,如果做多等拉回再買就是了。世界上是沒有方法可以超準確抓住每一次反轉點的,這就要靠紀律還有資金控管去補足。
 
  最後,還有一種高點的形式並沒有明顯的長黑棒,通常前面也不是什麼大漲,這種高點由許多小紅小黑組成,通常會在壓力區附近盤據許多天,但最終都無法突破,但除非是短期進出很頻繁的操作者,否則不必太在意這種高點。
 
  綜觀來說,形成高點的條件就是「漲多」、形成低點的條件就是「跌深」,判斷高低點的時候如果配上當時的點位,判斷起來就會精準很多。
  事實上,比起要去抓出高低點,我更傾向等型態反轉再出手,一般來說跌的越深,反轉的走勢就可能越凌厲。比如上圖中黃圈跌的還不夠深,所以反轉無力,但到紅圈處已經跌了將近一千點,反轉走勢就很驚人了。
 
  一般來說只要跌深反彈我就會小試多單,之前期貨當沖的範例也是這樣,開盤就跌了150點可以說是跌深,但開盤不久卻出現了一個疑似V形反轉,在這裡試單最後賺了將近百點。當然有很多例子V轉並沒有成功,這時就要果斷的停損了。
 
  說穿了,技術分析終究只是操作的輔助,一個人能不能賺錢不在於他抓高低點的準度,而在於他在看錯時能不能果斷停損,更在於他能否做好資金控管讓自己做錯的受傷很小、作對的獲益卻很大。一個人的思維如果老是停在「我不賺錢是因為我判斷行情不準」的話,那才是真的永遠都賺不了錢。
 
  技術分析的三篇專欄就到此告一段落,有機會的話再來談談資金控管。

文章來源: http://www.wantgoo.com/kurahoshi/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