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挑對雪球股 年年賺15%

他原本只是一個領死薪水的小公務員,30年前投入職場時,月薪只有1萬元。不過,就從這1萬元開始,一路存錢、滾錢,包含房地產增值,如今已滾出超過3,000萬元的資產,單是投資股市的資金就超過千萬元,而且能夠年年獲利超過15%。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小公務員名叫溫國信,今年57歲,成功大學統計系畢業,目前在國營事業任職。出身農家、家境又不寬裕的他,從小看重每一分錢,加上對數字敏感,除了努力賺錢,他每天還在思考如何用一套穩妥的方法,把自己賺到的錢放大。

接受《Smart智富》密技記者採訪時,溫國信很有自信地說:「樂透彩的中獎機率才500萬分之一,機率太低了,我一點都不羨慕那些(中樂透的)人。」

傲人戰績》賺1年等於別人賺8年
連金融海嘯也沒襲倒他

由於他個性務實,懂得拒絕誘惑、不受別人意見左右,因此花15年時間投入研究,終於給他找出一套能夠穩穩賺的方法——倉儲式選股投資法。他認為這套方法「只要能嚴格執行在『低價區』買進的紀律,搭配穩健配息,一定會賺錢,賺錢機率比中大樂透高多了!」

這套方法真有這麼靈嗎?在本刊記者要求下,他攤開過去5年來的操作績效,每年都創造超過15%的報酬率,即使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全球股市大崩盤,他都能找出16檔「雪球股」(編按:由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衍生而來,亦即選對好股票,年年賺股息,就像滾雪球一樣),靠領股息,照樣獲利!

或許你以為年賺15%很少,台股一根漲停板7%,個股只要連3根漲停板,不就可以超越15%的獲利目標了嗎?可是,溫國信自有一套不同的計算和比較邏輯:以一名年薪百萬元的上班族做試算,扣除生活開銷、小孩教育費等,如果沒有投資,一年單靠存錢,能存個30萬元就算很不錯了(存下收入的30%),存個7年不過存下210萬元!可是,如果懂得運用這套倉儲式選股投資法,拿10萬元本金,一年可賺1萬5,000元;拿100萬元本金,一年可賺15萬元,如果想辦法攢到1,500萬元,那麼就有機會每年穩穩賺到225萬元,換句話說,「懂投資的人賺一年,等於是薪水族賺8年!」

問題是沒那麼多本金,怎麼辦?30年前的溫國信,一樣碰到這個問題,他是怎麼解決的?

時間拉回1981年,頂著國立大學畢業的學歷,溫國信隻身跑到台北打天下,因為功課好,順利考上特考,進入穩定的國營事業工作。當時起薪差不多1萬元,付掉房租之後,這名節省的客家青年,每月竟能將50%的薪水存起來;存了點錢,學統計的他,就想靠投資股票,賺一點外快。

實戰檢討》持股太少獲利有限
等存夠本金才進場
正因為資金少,也不知道能買什麼股票,溫國信就挑了一檔市價當時跌破10元面額的股票——中國力霸(9801,已於2007年聲請重整,停止交易),股價只有7.9元,買一張只要7,900元。可是,抱了3個月,股價不但沒動靜,還小跌到7.6元附近,因為擔心股價會跌更多,小心謹慎的他當機立斷馬上賣掉,結算小賠300元出場。

別小看這300元,當年,這筆錢可以買30碗陽春麵,對個性保守、每一分錢都要算清楚的溫國信來說,已是不小的虧損。這個經驗讓他認真思考:「我現在適合買股票嗎?」他檢討後發現:1.自己根本不會選股,挑股票只是憑感覺、看價錢,最後連怎麼賠的,都搞不清楚;2.自己的口袋不夠深,存款只夠買一張股票,雖然虧損有限,但反過來說,如果想從股市賺錢,投入本金不夠大,一次只能買個一、兩張,即使獲利,也很有限。

有了這層體悟,他決定先存本金,等到錢存得夠多時再進場。於是,從那時起,接下來的15年,他根本不碰股票,只用力存錢,目標是先存到足夠的本金,再研究如何從股市投資獲利。

厚植資本》利用買房來存錢
雙管齊下快速還清房貸
因為存錢占收入的比率高達50%,而且婚後妻子也加入存錢行列,還得到妻子娘家贊助一筆買屋款,4年後,溫國信買下人生第1間房。因為妻子在桃園工作,所以他們選擇在桃園買下一間總價160萬元的公寓。厲害的是,當時還只是基層員工的他,自備款竟準了113萬元,等於在31歲就擁有了人生第1桶金(雖然有部分是親戚贊助)。

溫國信當時申請的房貸不過47萬元,而且是用國營事業員工才能申請的7年期優惠房貸。儘管貸款利率比市場行情低,但是不喜歡負債的他,只要存下一點錢,即使只有3,000元,也趕快拿去還房貸本金。

快速還房貸只是節省支出而已,這名精於計算的公務員,還把家裡兩個房間拿出來分租,增加每個月的收益。結果,短短2年就還清貸款,同一年,溫國信馬上又在桃園買下第2間房子,總價202萬元。這間房子不僅房間拿來出租,連房屋外牆都出租給店家掛廣告招牌,同樣的,所有租金全部拿來還房貸,快速還清本金。

二度進場》低點承接超值好股
雖沒賣在高點卻已賺1倍
就這樣工作6年,靠著努力增加收入和存錢,溫國信有了2間房子,資產規模累積到360萬元。此時,他還是不碰股票,因為手上的現金還存得不夠多。就這樣一直存,再次投入股市,已是1996年的事,等於相隔15年才第2次進場。

那一年,台股在經歷中國對台試射飛彈的危機後,行情一路向上,存到300萬元的溫國信,看到股市交易熱絡、證券公司門庭若市,心想「股市熱,證券公司肯定賺很多手續費,加上許多公司掛牌上市,券商輔導也賺到錢;可是公司這麼賺錢,股價才10幾塊,一張股票才1萬多元,實在便宜。」因此他陸續買進證券股,舉元富證(2856)為例,在那一波高低差價就高達7倍!

不過,保守的溫國信雖然買在相對低點,但沒等到高點即出清持股,可是因為他把手上的300多萬元全部投入,壓寶多檔證券股,總獲利約有1倍。因此,短短兩年多,讓他的股市資產規模增長100%,手上多出300萬元現金,這個經驗讓他對投資股票的信心大增。

為了股海征戰能夠獲利,溫國信花3萬元買了一套股票軟體,每天下載最新的成交行情,設定不同的選股條件,並努力研讀技術分析,希望能選到保證賺錢的股票。沒想到股票軟體愈研究,反而讓他愈不敢進場,因為發現電腦跑出來的訊息根本不可靠。

自我進修》股票軟體愈看愈迷惘
不如讀完巴菲特後自創戰術
為什麼?原來他發現,用電腦跑資料、靠技術分析選股,儘管軟體每天會跑出一大堆明牌讓你挑。可是,問題來了:1.推薦股這麼多,到底該買哪一檔?2.大盤上漲時,買什麼股票好像都會賺,還需要靠技術分析嗎?3.大盤趨勢一旦向下,但股票軟體每天還是提供多檔明牌股,這時又該怎麼趨吉避凶?

研究了半天,這3個問題找不出答案,深怕本金虧損的溫國信,再次退場觀望,繼續做研究,他給自己的目標是:沒有找出一套能穩穩賺錢的方法前,寧願不碰。

不過,從股市撤出的錢可沒閒著,2000年他賣掉桃園的房子,拿出600萬元現金轉到台北買房,這房子現在保守估計已增值到1,500萬元,等於20年漲了1.5倍。妙的是,房地產雖然穩穩增值,他卻沒有再買屋,反而是持續投入股市研究。

這期間溫國信接觸了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兩本書:《證券分析》與《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兩本書都強調價值投資法,再對照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選股邏輯,溫國信乾脆把市場上所有與巴菲特相關的書全部買來研讀,就這樣又研究了5年。

 直到2005年,他從價值投資的觀念出發,歸納出一套以股利殖利率為核心的操作方法,將其命名為倉儲式選股投資法,目標要挑出一檔檔雪球股,靠操作這些個股每年至少穩穩賺到15%的獲利,以此速度去快速累積財富。

操作教戰
「倉儲式選股投資法」到底該怎麼做?溫國信是以個股過去5年的平均殖利率做為選股和操作的核心,先挑出「耐力」夠的好股票,建立成一個屬於自己的「選股倉儲」,再用殖利率區間判斷股價是否過高或偏低,做為進出決策的參考。

過去5年他靈活運用這套方法,年年讓股票投資都能獲利超過15%,即使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都不例外。

選股倉儲建立後,就可以依照以下3個要件建立倉儲式選股名單:
1.買進參考價:如果股價沒有下跌到合理價以下,就靜觀其變,不必急著進場。
2.賣出參考價:只要股價漲到參考價之上,即應考慮賣出。
3.種類要夠多:選股倉儲的股票種類要夠多,如此就不必擔心沒有股票可買。
至於股票觀察名單要如何建立?買、賣參考價又要如何抓?可以再拆解為以下4個心法:

1.投資股票以「賺收益」為策略
一般人投資股票,都是想賺價差,很少人會拿「賺收益」為策略,溫國信卻主張,「以收益為策略,才是比較容易成功的投資方法」。只要設定好理想的股息收益,再以價值投資法選股,逐步建構投資組合,就可以創造每年穩定的股息收益。用這個穩定的報酬率做投資,不但能運用「複利增值」公式,讓自己的資產穩定放大,同時,資金運用效益還能明顯放大。

舉例來說,如果以每個月收入5,000元為目標,等於是一年要增加6萬元收益,如果選擇銀行定存為工具,以定存利率1%計算,得要用600萬元本金,才能賺到上述收益。但如果選擇高股息股,假設一檔股票每年配發股東4元現金股息,外加0.5元可扣抵稅額(編按:指上市櫃公司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可以讓股東們用來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每家公司可扣抵稅率也不同),那麼只要投資1萬5,000股就可賺到同樣的收益,如果這檔股票市價目前為60元,等於只要拿出90萬元投入股市,即可達成賺取固定收益的目標,投入成本等於只要是銀行定存本金的15%。因此用高股息股來「存錢」,效果絕對勝過定存。

每年想賺到6萬元,要拿出多少本金?
1.定存:6萬元利息÷1%利率=600萬元本金
2.買股:6萬元獲利÷(4元現金股息+0.5元可扣抵稅額)≒15,000股
15,000股×60元股價=90萬元本金(勝)
90萬元÷600萬元=15%
買股只需要定存15%的資金,就能達到同樣6萬元收益的目標

2.用現金殖利率法挑股票
用「賺收益」的策略投資股票,個股的「現金殖利率」成為選股最重要的核心標準,甚至連股票進出場訊號,都可用殖利率高低來判斷,以下兩組公式是溫國信近年來操作股市心得所歸納而出,將進一步說明並演練試算:
公式1現金殖利率選股
5年平均殖利率>6.25%→用力搶進
5年平均殖利率<3.125%→不考慮
3.125% <5年平均殖利率<6.25%→可持有

首先要計算個股過去5年的平均股息,再用個股目前的市價算出平均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只要平均殖利率大於6.25%,就可以考慮買進。相反的,如果5年平均殖利率低於3.125%,且殖利率呈現向下趨勢,即考慮將持股賣出。

以試算結果為例,將個別公司的平均現金股利殖利率排序出來後,A、B、C共3家公司可優先考慮,D公司因為平均現金股利殖利率比3.125%高,還可接受。至於E公司則因股價太高,即使5年平均現金股息水準也很高,但殖利率太低,不予考慮。在挑出觀察名單後,接著,再用殖利率區間訂出個股的合理價。

公式2用股息判斷股票合理價
平均股息×16倍=偏低價→股價便宜,加碼買進
平均股息×20倍=合理價→可買進
平均股息×32倍=偏高價→太貴了,不考慮
將上述公式試算結果對照公式1的表格,可看出E公司目前股價112元,明顯偏高(偏高價104元),同時也可算出另外4家公司的買進和賣出價格。溫國信指出,依照這個算法,如果股價跌到偏低價以下,他就會用力敲進;如果價格上漲,接近或超過偏高價,他就會陸續出脫、賺價差,等待其他機會。

▲公式2 用股息判斷股票合理價

名詞解釋_現金殖利率
為「每股現金股息÷股價」, 股票股利包含現金股利( 配息)與股票股利(配股)。殖利率是以現金股利計算,比率愈高,代表公司賺錢,分配給股東的金額愈
多,獲利能力佳。
3.觀察殖利率變動,進行換股
這套方法當然也不是僵固不變的,溫國信仍會在運用上述公式算出的股價區間中操作。例如:

1.殖利率下降,換股操作:當股價攀升,會讓殖利率降低,一旦殖利率跌出3.125%以下,且市場上有其他高殖利率、股價在合理區間的標的時,就換股操作。
2.股價漲多,獲利了結:如果進價成本很低,後來股價一路攀漲時,即使殖利率仍大於3.125%,也可考慮獲利了結。例如他在大豐電(6184)30元時買進45張,後來股價45元以上時陸續賣出,獲利60幾萬元。
3.定存利率每提高0.5個百分點,殖利率下限必須提高0.125個百分點:定存利率1.5%時,最低殖利率要上修到3.25%;定存利率達2%,最低殖利率要上修到3.375%,以此類推。
4.進場成本高,股息無法彌補股票跌價損失:溫國信尤其偏好股價在20~30元的股票,一來下檔風險有限,二來還有機會現金股息、股票上漲雙頭賺。
溫國信用這套方法在過去5年創造年年超越15%的報酬。問他受巴菲特的哪個觀念影響最深?他表示,「巴菲特說過,以很便宜的成本買進價值相對很高的證券,這不屬於高風險行為。」這個觀念讓他在低點時總是勇於進場加碼,買滿水位。

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一度跌破4,500點,溫國信在那之前已用殖利率選股法操作了3年左右,更在2007年台股一路上攻時,因殖利率一直下降而一路出脫持股。直到金融海嘯後台股重挫,個股殖利率拉高,他又回頭逐步承接,尤其偏好有寡占市場利基的高股息股票,持股滿水位大約有1,000多萬元,這波的獲利最高,約40%,一舉讓資產增值超過400萬元。

溫國信以福懋興業(1434)為例,2007年股價34元,一股配息3.2元,換算殖利率9.4%,符合他的選股標準,所以買進。但隨後遇到金融海嘯,2008年跌到22元,即使還原已經配到手的3.2元股息,投入資金仍下跌26%,等於是套牢。

不過,溫國信提醒自己,「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有句名言:「做為一名智慧型投資人的話,必須有耐心。」他靜下心來分析,福懋前景無虞,再加上福懋3年的平均股息為1.9元,按照16倍計算(參考前述公式),便宜價位為30.4元,也就是說低於30.4元的價位,就屬於便宜價格區,而且當時股價淨值比低於1,股價太委屈,所以他在17.75元~24.8元之間,加碼分批買進,前後共買進145張。

進場成本扣除2009年分配到的股息1.5元和2010年分配到的0.8元之後,每張股票的平均成本為21.32元,等到2011年1月14日的收盤價格29.15元,相差7.83元,獲利幅度為36.7%。不過,這檔股票在2010年獲利達30%以上時,溫國信已陸續出脫持股。

4.賺錢關鍵在持股數量
精準選股還不夠,溫國信說:「買股票會賺錢,關鍵不在你買到漲幅第1名或第2名的股票,而在數量。」散戶最吃虧的地方是,選了半天的好股票,結果只買3張,績效再怎麼漂亮,獲利也有限,這就是複利公式中,放大本金的重要性。

舉例來說,如果找到一檔報酬率100%的股票,投入金額10萬元,總報酬也只是10萬元;但如果找到一檔獲利30%的股票,投入本金卻拉高到100萬元,獲利即為30萬元。相較來說,獲利30%的標的比獲利100%的飆股容易找,即使獲利率較低,但投資金額提高,總報酬還是很漂亮。

在大盤衝高時,用以上4個方法、從「收益」角度挑中的個股,進場後有可能漲不太動,這時候投資人心中難免存疑:為什麼買到不會漲的股票?但是溫國信提醒,如果要賺的現金配息比起定存利率高了很多倍,何必擔心股價不漲呢?

溫國信形容,用倉儲式選股法操作就像跑長跑,過程中要排除外界誘惑、克服體能極限,耐得住孤獨,「長跑時大概跑到800公尺的時候最痛苦,咬緊牙根過了這一關,離終點就不遠了。」

【延伸閱讀】只要能賺一分錢,絕不錯過!
即使股市資金加上房地產的身價已經超過3,000萬元,溫國信依然不放過能多賺任何一分錢的機會。舉個例,他認為一樣的錢,放在不同的銀行帳戶,差異會很大。

一般人薪水入帳後會存在活期存款不去動它,要用錢再分批領出來。溫國信不一樣,薪水一入帳,他會把薪水拆成好幾份,透過網路銀行或是ATM去存一個月的定存,因為定存的利息是活期存款的好幾倍,即使是現在定存利率這麼低,還是有5倍的利息(目前活期存款利率約0.13%、一個月定存利率約0.75%)。

定存不斷累積,當標的股票跌到理想價位時,溫國信就解定存,轉進股票帳戶陸續承接,這個部分的報酬率他設定每年要15%。如果持股的殖利率下降,出脫股票後,又馬上把資金轉到定存,繼續賺定存的利息錢。就這樣讓資金在3個不同帳戶間轉動,每一分利息錢,他都不願錯過。

Smart密技系列月薪2萬2 照樣存500萬 文章來源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2848&p=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