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證所稅對ETF有影響?
劉宗聖總經理:次級市場的ETF視同一般股票,但ETF的初級市場視為財產交換,而不是交易。所以如果今天有法人拿了一籃子股票來換台灣五十,是不用稅的。而對共同基金而言,在個人部份,確定將共同基金排除在適用範圍外,也就是說個人投資共同基金的資本利得仍將繼續享有免稅的優惠,將有利投資人參與共同基金的意願,也有利共同基金產業的發展。
問:對台灣五年或十年後ETF市場的想法?
劉宗聖總經理:我覺得佔交易量的10%有機會,然後會更多元的運用在理財商品,例如投資型保單的設計,結構型產品的設計,但是更大的情況是將來兩岸金融的整合,可能未來五年台灣會有人民幣計價的ETF,就像是香港一樣。而隨著法規的開放,像是商品的、槓桿的,都有機會。
問:即將發行的海外ETF是台幣計價嗎?
劉宗聖總經理:是台幣計價,不過將來可能會有人民幣或美元的計價的ETF,這沒有法規的限制。所以五年後,我認為交易量會持續增加,產品會持續增加,發行者、參與者也會持續增加。
問:券商似乎開始朝向資產管理發展,對ETF有影響嗎?
劉宗聖總經理:當然有幫助,但是我們也意識到,這個行業對這個商品瞭解的人太少了,像是美國,只要發現商品是好的,發展就很快,尤其是幾次的關鍵點,像是2000年,科技泡沫後,投資人發現ETF可以做折溢價的套利,因為現股跌得很深,而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除了套利以外,會持有很多ETF和現貨,又可以出借,ETF成為一個多元又多向的商品,漸漸的大家都發覺這是個好東西,很多的設計、技術他們可以很快去深化,但是台灣,除非人被挖走了,不然很難看券商從頭開始去試驗、去做。這幾年其實可以感覺得出來券商的活力沒這麼大。所以我們有看到券商在轉型,但是不是那麼dynamic,也不是那麼積極。
問:ETF借券的收入有辦法完全cover管理費嗎?
劉宗聖總經理:不行,很少,大約只有一個基點而已。借券有很多功能,但不是我們的本業,我們不是一天到晚想辦法把券借出去,甚至讓人去把市場打下來,我們沒有那個意思,也沒有那個想法,只是資產在我們手上,如果我們可以透過出借把資產活化,幫我把一些成本和費用率降低,也讓客戶可以透過借券進行避險或賺到一些合理的錢,我們是支持的。
問:現在還有在研究要發行主動管理的ETF嗎?
劉宗聖總經理:要看法規,目前的法規是沒辦法。
問:目前台灣ETF的發展在法規上所面臨的問題
劉宗聖總經理:由於槓桿放空或黃金ETF,如果是以期貨為ETF的交易標的,則歸屬在期信基金的範圍內,暫無法進行的原因為期信基金管理規則相關的法規,目前沒有專屬於ETF的規章,所以證期局沒有審查的依據所致。
而槓桿放空ETF,站在主管機關的立場,當然也是會考量投資人對這類風險商品的了解,諸如兩倍以上槓空的績效計算、其超額報酬乃透過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而得等等。
問:您會認為大多數投資人目前主動操作ETF的交易模式,和ETF的被動追蹤指數相矛盾嗎?
劉宗聖總經理:ETF除了被動追蹤指數以外,其他都可以主動,所以要追高也可以,要追低也可以,我們沒有特定要在什麼時機帶進帶出,我們是把ETF作成一個元件,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我們不賣ETF,我們提供ETF的解決方案」,或者我們提供ETF的投資策略,所以不同的投資人,透過ETF做不同的策略,像是法人,在初級市場的創造、贖回、套利,或是次級市場的買進持有或配息,我們把ETF作成多元化的元件,提供不同投資人在不同情況下作參考。
問:台灣的ETF目前創造贖回的情況如何?
劉宗聖總經理:不一定,有的時候是零,多的時候一天有50-100個創造單位,跟ETF的折溢價比較有相關。
問:我自己觀察美國ETF會觀察流通股數,判斷創造、贖回的量,瞭解資金的流向,台灣卻找不到資料,是沒有公開嗎?
劉宗聖總經理:一般這個現在沒有公開,因為台灣實施個資法,為保護客戶資料,包括每日申購、贖回對象,我們也不能跟別人講。
問:總量可以講嗎?
劉宗聖總經理:總量也不能講。其實你每一天還是可以從ETF的規模去算出來單位數,譬如說今天規模增長10%,而大盤漲10%,那表示主要都還是大盤漲,單位數沒什麼變化,但是如果今天大盤漲10%,我的規模增長20%,那表示我有10%是來自於單位數的增長。
問:寶來現在的ETF,你最推薦那一檔,為什麼?
劉宗聖總經理:我當然每一檔都推薦,但最推薦的還是台灣50,因為歷史最久,又是權值股,而其他的ETF不論是類股或基本面的ETF其實都不夠有代表性,台灣50簡單,又具有代表性,規模大,又有配息,雖然配息沒有高股息那麼好,但也不錯了。跟大盤的相關性也高達98%。
【專訪的內容連載到此告一段落】
Read more: http://buffettism.blogspot.com/2012/05/buffettism-10.html#ixzz2ZWfpYnv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