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5

問:政府的四大基金或其他的法人,對ETF的利用還有沒有成長的空間?

劉宗聖總經理:法人還有發展空間,但現階段我們認為覺得散戶更為重要,就像我剛剛講,台灣50有七成是法人持有,法人持續再買,當然可以持續買上去,但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就是說當你很小的時候,只會變得更小而已,因為小,跌破了投資比例的限制,就會被迫賣出,但是當你變大了以後,像是一千億,要買到10%,就是一百億,有誰可以隨便拿一百億出來?所以到這個情況可能又不多了。的確很有可能當小的時候,法人想進也進不來,你的產品很好,像是0056太小了,法人不願意進來,而台灣50夠大了,但法人也都已經有了。

所以其實法人不是瓶頸,而是真正的需求在哪裡?應該回頭來想,散戶能不能買得更多?我們去年散戶的受益人從七萬人增加到十二萬人,規模成長了七成。所以我的確感覺到,散戶對ETF多了一些瞭解的時間是在2011年,這距離我們2003年(發行台灣50)有八年的時間,這個我們叫做學習曲線。

你看SPY在1993年出來的時候,種子基金是兩千萬美金,到1996年的時候規模是三億美金,這三億美金對當時的道富來講,是沒有辦法去支付過去三四年來,跟AMEX所做的這麼多的努力,所以當時他的老闆想放棄了。

但是沒想到在1999年,過了三年,從三億成長到三百億,一開始是一個15倍的增長,後來則是一個100倍的增長,這個我們叫做引爆點。台灣我們當時覺得大概要花七到八年,為什麼?因為之前台灣很多人連ETF都沒聽過,也沒有人買過,但是在中後段,可能包括像你們,會有部落格,告訴大家這個東西,這也是拜網路發達之賜,所以現在ETF的發展模式,我們這邊的說法,會從傳統的B2C發生改變,重點就是散戶。以前為什麼要散戶買ETF?買股票更好,會有明牌、有內線,可以帶進帶出。

那B2B2C呢?銀行不賣,因為手收太低了,所以B2C不通,B2B2C也不通,傳統的ETF只有B2B,就是法人,法人覺得這個東西我懂,是便宜的,是透明的。

然後這幾年下來,大家也漸漸訓練到買黑賣紅,不追高,低了就買,高了就賣,就好像我們ETF在證所稅之前,就被贖回了三百億,法人其實老早就開始下車了,在這個事件之前我們從ETF的贖回就觀察到,短線上8100、8200大家都在賣了。

這是台灣股市將來發展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跌了,就買。去年我們ETF單位數創歷史新高,但是台灣卻跌了21%,所以可以看得出來,法人的運作邏輯其實很清楚了。

但是我希望下個階段的發展模式應該是C2B、C2C,或是C2B2C,這三個model是需求拉動,而不是供給推動。所以我就發覺像是你們在網路上就會形成C2C,客戶對客戶,口耳相傳,這樣我們就不用作太多,我們只要把產品設計做好,不用整天登廣告、辦說明會,因為投資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一開始我可能要教大家如何去使用策略,如何提供解決方案,現在也不用了,大家都曉得買黑賣紅。

我覺得下一個階段要再增長,是投資人對股票這種輪動有看沒有懂?慢慢的,他可以開始用ETF作成比較核心的持股,因為以前買ETF可能是大跌的時候搶反彈,買一下,多頭的時候他可能還是去買宏達電,買大立光,但是後來他發現買這些高價股,買這些景氣的產業,他也覺得很難去捉摸的時候,慢慢的到最後他會覺得ETF應該要作為核心的持股,可以有配息,又跟著大盤走,只要在相對低點買進,例如破年線、破十年線就大膽的買。

你衛星的持股就去買這些小型的轉機股,或者是高價的權值股,但那不是你的核心。

問:剛剛提到去年ETF總規模成長了七成,只有台灣50還是全部ETF?

劉宗聖總經理:只有台灣50,去年單位數增長比較兇猛,今年以來則是寶滬深,大概從九億七千多個單位增長到十一億多個單位,我們觀察出來在大陸股市很低迷的情況下,大家沒有殺低,反而逢低進場,所以我們的總規模沒變,而大陸股市跌了一波,所以單位數增加了。所以單位創新高起碼有台灣50和寶滬深。

Read more: http://buffettism.blogspot.com/2012/04/buffettism-05.html#ixzz2ZWdJ9Xz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