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貧富的差距與差異
貧富的差距與差異
沈雲驄
台灣的貧富差距,惡化中,這點大家都知道。貧富的「差異」呢?正好相反,縮小中。
八年前,富人比較藍,窮人比較綠,現在,窮人與富人的政黨偏好,接近許多;以前,只有富人投身金融市場,現在,連沒多少存款的窮人,也在國際股市插一腳,高呼要替少得可憐的資產搞配置;以前,有收入才能有信用卡,現在?唉。今天的機場貴賓室,百貨公司周年慶上,你再也很難分辨誰是貴婦,誰是卡奴。窮人與富人,儘管財富的差距愈來愈遠,卻活得愈來愈像。
像,有時候是好的,代表著窮人雖窮,也能享有富人的生活水準;但有些像,卻是無知的結果。明明,許多政黨與政客,公然向富有的大財團傾斜,從勞動條件到保險福利,都跟著富人的指揮棒起舞,卻仍然被無知的窮人追捧著;明明,金融市場的風險奇高,高到連最擅長財富管理的金字招牌業者們都會灰頭土臉,無知的窮散戶們,卻以為自己可以什麼投資工具都不必搞懂,就能跟富人一樣,坐享錢滾錢的甜頭。
這樣的像,正在讓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更加捉襟見肘。幾年來的豪宅風,就讓許多中產階級無端付了過高的代價、背負了過高的房貸;還有動不動就標榜「頂級」、「奢華」的消費,也讓許多家庭多花了許多的冤枉錢。至於金融市場的激烈起伏更不必說了,那些最近在連動債,在中國股市,在越南股市鍛羽的散戶,就眼睜睜看著自己更往窮人的光譜靠攏。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讀書筆記 下
第三部分 理解系統中的關鍵部分
第7章 設置的利用
設置是為了讓某些東西發生而必須具備的條件。大多數入市和離市系統一般都是由一個設置和一個引發行動的因素組成。把這些設置與系統的其他關鍵部分結合起來,創建一些真正的有用的東西。
設置指採取其他行動前必須具備的條件,它們是任何系統中入市和離市部分的一個基本前提,為隨後的入市和離市技術奠定基礎。不要把設置與完整的交易系統混淆。
一、入市的四個步驟
1、市場選擇
流動性高;
避開新品種;
交易所的制度;
波動性;
資本總額,流通盤;
趨勢型還是季節性,趨勢跟蹤——趨勢明顯的市場,相對強勢的股票,每年呈現幾次明顯走勢的期貨市場。無論交易方法如何,都必須找到與這些方法匹配得最好的市場;
獨立性的市場。
第7章 設置的利用
設置是為了讓某些東西發生而必須具備的條件。大多數入市和離市系統一般都是由一個設置和一個引發行動的因素組成。把這些設置與系統的其他關鍵部分結合起來,創建一些真正的有用的東西。
設置指採取其他行動前必須具備的條件,它們是任何系統中入市和離市部分的一個基本前提,為隨後的入市和離市技術奠定基礎。不要把設置與完整的交易系統混淆。
一、入市的四個步驟
1、市場選擇
流動性高;
避開新品種;
交易所的制度;
波動性;
資本總額,流通盤;
趨勢型還是季節性,趨勢跟蹤——趨勢明顯的市場,相對強勢的股票,每年呈現幾次明顯走勢的期貨市場。無論交易方法如何,都必須找到與這些方法匹配得最好的市場;
獨立性的市場。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讀書筆記 上
《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范·K·撒普(Van K. Tharp)
第一部分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你
一、除非你對自己有一定的瞭解,否則你無法設計一個適合你的系統。
二、最關鍵的因素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自我發掘和把自己移動到一個可以進行市場研究的位置上。
第1章 關於聖盃的神話
「聖盃」隱喻的所有意義就是發現你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人們通過發掘自己,達到他們的潛能,並與市場保持一致,從而賺到錢。
與自己保持一致意味著找到內心的平衡點,意思是找到一個盈利與虧損的平衡點。
「聖盃」是一種內心的衝突。只有發現這點,並解決衝突,才可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聖盃」代表了對立方雙方之間精神上的通道,例如盈利與虧損,兩者都得接受。
有時會盈利,有時會虧損,因此既有正面的結果也有負面的結果。想要兩者都接受,需要找到內心中可以這樣做到的一個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有利位置來說,輸與贏的機會均等。
范·K·撒普(Van K. Tharp)
第一部分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你
一、除非你對自己有一定的瞭解,否則你無法設計一個適合你的系統。
二、最關鍵的因素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自我發掘和把自己移動到一個可以進行市場研究的位置上。
第1章 關於聖盃的神話
「聖盃」隱喻的所有意義就是發現你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人們通過發掘自己,達到他們的潛能,並與市場保持一致,從而賺到錢。
與自己保持一致意味著找到內心的平衡點,意思是找到一個盈利與虧損的平衡點。
「聖盃」是一種內心的衝突。只有發現這點,並解決衝突,才可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聖盃」代表了對立方雙方之間精神上的通道,例如盈利與虧損,兩者都得接受。
有時會盈利,有時會虧損,因此既有正面的結果也有負面的結果。想要兩者都接受,需要找到內心中可以這樣做到的一個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有利位置來說,輸與贏的機會均等。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黑手的蛻變
產業為了追求低廉的人工成本,將製造基地西移到大陸;基礎工業外移,本土產業也逐步轉變,客戶要求更細緻的產品,讓整體產業鏈徹底發生變化。 邱 先生經營鐵工廠多年,民國 92 年把工廠收了,改行,專心從事金融投資。
觀察一般人的投資行為,他認為,散戶都有「過度執著」的心態,大趨勢往下、股價持續下跌時,散戶通常不甘心,不斷買進攤平成本,不懂得停損甚至停利,最後往往「攤平即是躺平」。市場變化多端, 邱 先生投資行為非常謹慎。
邱 先生發現,期貨市場的槓桿倍數高於現貨市場,且因現貨市場後有平盤之下不得放空的限制,對 邱 先生採取搶時效性的當沖策略有相當大的阻礙。後來, 邱 先生將資金主力幾乎都放在期貨市場。
每天,開盤前蒐集資訊,開盤後貼著盤面變化來操作。 8 點 45 分到 9 點之間,操作期貨以國際局勢為指標;現貨開盤之後,即回歸現貨與期貨之間的關聯性操作。
下午 1 點半現貨收盤,期貨還有 15 分鐘交易時間, 邱 先生以新加坡交易所( SGX )發行的摩台期貨作為操作指標。摩台期往上,做多的機會較大,往下則做空多。至於結算時的行情波動,他通常以台積電的波動為指標。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交易技巧的本來面目
短線交易大師連載
奧利弗·瓦萊士 格雷
前 言
大約6年前的一天,我坐在一個很複雜的交易系統前,等待開盤。我急於做交易,這將是我作為一個職業日交易者的第一天。開盤鈴聲響了。很快,閃爍的紅綠報價和不斷變幻的納斯達克做市商的名字就爭先恐後地出現在我眼前。它們彷彿把計算機顯示器當作了戰場。在混亂的報價中,我看到了一個我認為很理想的機會。我很緊張,真正的時刻來到了,在那一瞬間.我甚至猶豫了。但是我已經決心成為一名日交易者隨著信用卡賬單的日漸增多,妻子和新生兒的到來,我不得不這樣做。
瞬間恐懼攫住了我,使我幾乎想放棄。「不,」我對自己說,「我非做不可,我一定要交易。」我把手伸向了鍵盤,閉上了眼睛呆了幾秒鐘。在敲擊了幾下鍵盤之後.我擁有了4000股Nicrolouch公司(NTSI)——當天很活躍的一支櫃檯交易的股票。我驚異於這麼快我就買到了價值150000美元的股票。並且,僅過了一會兒,我就掙了多達4000美元。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僅僅幾分鐘,我就掙了比我以前整整兩個月的薪水還要多的錢。這感覺真的不錯。在那一刻,生活絕對是完美的。
緊接著事情就發生了。
MTSI開始停滯不前。我猶豫是否了結這筆快速的獲利。畢竟,對於我作為日交易者的新生活的第一天來說,4000美元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對,」我對自己說,「我要把它賣掉.然後拿著錢像一個英雄一樣的回家。」再一次,我把手伸向鍵盤。可是,還沒等我行動,MTSI的價格就開始暴跌,我的心都停止了跳動,周圍只有寂靜。瞬間,我的4000美元的贏利就化為了泡影。就在那個時候,被我驕傲地趕走的害怕再次到來。怎麼會這樣?」我問。我靠在椅子上.震驚、迷惑。突然,MTSI的報價再次跳水,「我的天哪,」我叫道。現在我賠了4000美元。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快速向左右看了看,看周圍70多個人裡是否有人注意到我。沒人注意。通過我所看到的幾張臉.我斷定他們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我努力讓自己保持鎮靜,多多少少讓大腦平靜下來。但是MTSI仍然沒有放過我,再次下跌的1美元,把我的虧損擴大到了8000美元。我幾乎不能呼吸。較為清醒的判斷告訴我接受這個損失,但是有什麼東西阻止了我。我不能動,我的身體無法移動,我所能做的就是看著,看著所發生的一切。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金融怪傑之優秀交易員的九大共通點(TRADER SECRET)
作者JACK SCHWAGER訪問了許多位當代優秀的交易員,並將問答訪問的結果整理在『金融怪傑 Market Wizards』一書中,在最後一個章節了,作者總結他的觀察,提出優秀交易員(TRADER)的九大共通點:
1. 強烈的成功慾望
2. 對自己的操作深具信心
3. 最常提及的字彙-紀律
4. 投入大量時間分析
5. 嚴格風險控制
6. 耐心等待正確的交易機會
7. 異於群眾的行為
8. 了解虧損是遊戲的一部份
9. 熱愛自己的交易工作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強者恆強 投資別只看價格
追求最大報酬,買低賣高是人的天性,但多數人交易時容易陷入價格迷思中,總是考慮絕對價格而非相對價格,忽略「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而且往往都是「強者恆強」。
人性的弱點易讓人產生誤解,一個商品價格由50元漲到100元時讓人覺得100元昂貴,但再漲到150元,100元又相對便宜,不少投資人會在價格由150元跌回100元時進場承接,最後的結果則是又跌回50元。
仔細分析該商品首度漲到100元時未必貴,因當時可能基本面佳而上漲,只要未來價格會上揚,此刻的時點就是便宜;反觀後續跌回100元時卻未必低廉,因為大幅跌價恐是基本面轉壞,只要未來價格還會跌現在買就是貴。
轉換到基金買賣,部分投資人認為淨值高的基金價格昂貴而敬謝不敏,貪便宜買進淨值低的基金,以為淨值愈低愈便宜,其實既然以淨值買賣,主要看的是趨勢,沒有根據淨值判斷貴賤,只有未來誰可能表現比較好的問題。
真正績優的基金因為一直為投資人獲利,淨值自然水漲船高,而表現不好的基金因為一直虧錢,所以淨值就跌落谷底;勝敗優劣背後必有其原因,在沒有重大改變之下,通常長期表現好的基金都會持續表現良好,這種基金才值得投資。
股票交易當然也有同樣的問題,也有投資人不願買高價股或是同一產業龍頭股,總覺得股價太高,但許多股價高的股票是由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價格高只是在反映其未來的獲利能力,而且絕大部分時間,這些股票的價格都還沒有完全反映到其應有的價位。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金融交易 師法倚天屠龍記
金庸小說,在我們的年代可說是青少年聖經,透過主角一次次的練功、蛻變,讓當時每個少年心中無不懷抱武俠夢,當時我也不免俗的醉心,我認為最精彩的「倚天屠龍記」,許多情節更讓我在發展專業金融交易組織時有著重要的啟示。
劇中主角張無忌由一名無名小卒,陰錯陽差習得九陽神功,得以在後續不費力的練成其他武功,在光明頂大戰中,不僅用七傷拳打敗崆峒派高手,也現學現賣用少林龍爪手打敗了少林寺三大神僧之一的空性大師。
我在期貨自營市場浸淫十年,認為最終金融交易領域中的九陽神功,並非異於常人的看盤功力,也不是技藝超強的下單技巧,而是「深厚的理論基礎」加上「能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能力」。具有金融交易的九陽神功之後,對於各種領域的交易都能觸類旁通,在發展上也會更加迅速。
以張無忌為例,他在因緣際會中習得「乾坤大挪移」,由於九陽神功的深厚內力,使得他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練到第七層心法,然而此時他卻發現滯礙難行,但本著事事不為己甚,適可而止的觀念,卻應了「知足不辱」這句話,幸運躲過走火入魔、全身癱瘓,甚至自絕經脈而亡的下場。
「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心法即使是當年創製功法的高人也無法修練,只不過是憑著聰明智慧,縱其想像,力求變化而已。張無忌所練不通的那19句口訣,正是那位高人單憑空想而想錯了的。在金融交易中何嘗沒有這第七層的心法。
劇中主角張無忌由一名無名小卒,陰錯陽差習得九陽神功,得以在後續不費力的練成其他武功,在光明頂大戰中,不僅用七傷拳打敗崆峒派高手,也現學現賣用少林龍爪手打敗了少林寺三大神僧之一的空性大師。
我在期貨自營市場浸淫十年,認為最終金融交易領域中的九陽神功,並非異於常人的看盤功力,也不是技藝超強的下單技巧,而是「深厚的理論基礎」加上「能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能力」。具有金融交易的九陽神功之後,對於各種領域的交易都能觸類旁通,在發展上也會更加迅速。
以張無忌為例,他在因緣際會中習得「乾坤大挪移」,由於九陽神功的深厚內力,使得他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練到第七層心法,然而此時他卻發現滯礙難行,但本著事事不為己甚,適可而止的觀念,卻應了「知足不辱」這句話,幸運躲過走火入魔、全身癱瘓,甚至自絕經脈而亡的下場。
「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心法即使是當年創製功法的高人也無法修練,只不過是憑著聰明智慧,縱其想像,力求變化而已。張無忌所練不通的那19句口訣,正是那位高人單憑空想而想錯了的。在金融交易中何嘗沒有這第七層的心法。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高子鈞專欄》投資觀念翻新 賺超額利潤
人天生就有慣性,就如同趨勢不會瞬間改變,但身處於激烈變化的環境中,要跑得比別人更前面,就必須要有敏感度嗅出環境的改變,發展出適合新時代的新觀念,才能勝出獲得超額利潤。
債券天王葛洛斯的例子,應該是金融市場相當熟知的,他是全球唯一摘下三次晨星最佳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頭銜的人,掌管約25兆元的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他的成功就是改變了舊有的觀念。
1972年,28歲的葛洛斯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債券分析師,每日的工作就是剪下債券的息票,寄至對方公司以領取債息,當時債券投資被視為「孤兒寡母領取利息」投資工具,並不受注意。
主要是往回推算100多年,債券價格從不波動,但1960年代通貨膨脹出現,到1970年殖利率回升、債券價格大跌,市場徹底改觀,債券從「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變成被譏諷為「充公券」,等於是天堂掉到地獄。
葛洛斯顯然能夠體會環境的改變,也積極改變自己及主管的想法,他回憶:「在做了六個月後,我覺得好無聊,我說不要再剪貼了,來交易吧。」雖然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但他創新的想法獲得老闆的支持,但是競爭者卻認為他太瘋狂了。
儘管在當時這種把債券當成股票在市場上買賣的做法,被視為異端。最後的結果卻是全球債券天王誕生。葛洛斯改寫了歷史,成為第一個把債券拿來交易的人,將微利的投資工具改造成為高報酬的金融商品。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高子鈞專欄》網路下單 決戰品質速度
網路時代創下的資訊革命,帶給金融市場新一波的競爭,在各行各業中資訊科技的運用是愈來愈廣泛,而且某些領域中資訊科技甚至成為攸關生死的關鍵。在這個高倍速的時代,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創造速度及優勢,已經是熱門話題。
以證券、期貨市場的網路下單為例,投資人使用網路下單的比重已達一定程度,而且對於品質與速度的要求愈來愈高,對於某些特定族群而言,網路下單的品質與速度,是其考量委託那一家的最重要因素。期貨市場本身槓桿倍數較高,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在交易領域中,傳統長期部位投資也許仍不需要十分強的資訊科技,但隨著財務工程的發展,許多新一代的交易策略,可以提供較傳統交易更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率。不過,當競爭者愈來愈多或是彼此程度相去不遠時,此時誰可以藉由電腦運算並且將指令最快速送到交易所者,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潤,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資訊科技反而成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在風險控管方面,資訊科技不僅可用來即時計算風險暴露程度,更可用來降低作業風險,近幾年來,國內外金融業有許多重大的虧損是來自於作業風險,這些都是可藉由風險控管與資訊科技的結合規避。
雖然資訊科技重要性不可言喻,但在許多行業中,資訊科技與資訊人員被重視的程度卻遠遠不足,因為資訊科技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的,管理者當然會將本求利。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高子鈞專欄》追獲利 小心流動性陷阱
獲利是多數人投資的終極目標,賣價與成本之間的價差就是報酬,但不少投資人常忽略,賣價往往受「流動性」影響,簡單來說,如果交易時出現容易進場,卻難以脫手,尤其是手上具有大部位時,流動性就成為一個很大的陷阱。
市場流動性風險最著名的例子及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事件,該公司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yron Scholes and Robert Merton主導,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開發中國家債券與美國政府公債間的利率差距(yield spread)過大,LTCM認為未來開發中國家經濟將逐步回穩,兩者利差將縮小,因此進場操作。
不過隨著當時金融風暴擴及俄羅斯,全球資金避往美國債市,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盧比劇貶,葉爾欽政府宣布無限期延緩債務清還,這使得原本流動性就較低的開發中國家債券乏人問津,與流動性好的已開發國家債券利率差距急遽擴大。
也許有人會認為,在此際LTCM只要迅速將虧損的部位出脫,就可以降低虧損。而這正是流動性的風險,當時恐慌性的賣壓一面倒,所有的人都想倒出新興國家債券,轉進更能保值的商品,沒有買盤下,到了1998年9月中,LTCM的損失超過40億美元,資產總值只剩下6億美元。
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罕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藉由犧牲長期流動性以換取較高報酬的狀況,例如期間不算長的定存,與期間可能長達數十年的儲蓄險,雖然期間較長者可以得到較高的利率,但中途若因急需用錢而被迫解約時,必須面臨一定程度的損失。買賣不動產也是如此,愈是著急的一方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愈高。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操盤人養成NO.7---替自己操盤 ? 還是替公司操盤 ?
系列文章的第七篇談到操盤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事實上從今年個人相關操作績效新聞曝光之後,就一直想動筆寫這一篇文章,因為常常被問到一個不勝其擾的問題:『如果你自己操作可以賺那麼多錢的話,幹嘛還要替公司操盤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身為自營部的主管,我也必須常常回答來自面試者、來自媒體、甚至來自同業、同事的質問。好笑的是,我發現他們內心其實早就有答案的:『如果我操盤能夠賺錢的話,我絕對不會願意替公司操盤,因此,有關你操盤能賺錢的傳聞應該是假的,只是炒作題材而已』。當我發現他們內心早有定見之後,通常只能一笑置之,但也因為這個錯誤的觀念使然,我看到很多優秀的操盤人走岔了路,甚至一念之差就此中斷操作生涯。也因此,操盤人養成系列最後一篇文章,要來談談操盤人的生涯規劃。
部落格成立以來,感謝各界同好們的熱烈迴響,很多同好也向我表達了想要成為專業操盤人的熱切渴望,我通常就是問這個問題,到底是替自己操盤好?還是替公司操盤好?得到的回答大概只有兩種:
1. 因為我現在還沒把握,所以我想先幫公司操盤,等到有把握了再自己做。
2. 我很想幫公司操盤,但這樣的工作機會實在太難找了,所以只好自己操盤。
第一種回答很”可愛”,既然沒有把握,那公司冒的風險豈不是很大,等到你有把握了就要自己做,那公司豈不又成了冤大頭,再者,要怎麼樣才算是有把握呢?一個月不虧損?還是一季不虧損?還是一年不虧損?第二種回答乍聽之下雖然很”無奈”,但有幾個贏家朋友卻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只能替自己操盤,在別無選擇之下,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我現在靠操作變成千萬、億萬富翁。
其實,不管是替自己操盤還是替公司操盤都各有利弊,重點是認知、觀念都要正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對於有志成為職業操盤人的同好們,在你們做正式的生涯規劃之前,我願意以個人經驗提供以下幾點讓各位參考:
1. 幫公司操盤好處多多,因此我們先談缺點,其實缺點只有一個,就是賺不了大錢,在我的經驗裡,自營操盤人的待遇常常讓很多有志於此的面試者望之卻步,和一般人想像中動輒30%以上的獎金分紅落差甚大,事實上,以業界行情來說,少個一位數都算不錯的待遇了。自己操盤剛好相反,一旦能夠穩定獲利,那操盤簡直就是天底下賺錢最快的事業。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高子鈞專欄》掌握自營商優勢 發揮戰鬥力
人生中常有一些重要抉擇,往往需要事後才能驗證是否是最佳的決策,當下只能以自己的理念及有限的資訊決定,若能在事前有充分的資訊與認知,則較能做出精準的抉擇。
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得追溯至20餘年前考高中時,雖然我的成績可上建中,但我在高中聯考志願考卡中填下師大附中的第一志願,當時旁人都認為不可思議,有某位授業恩師甚至認為,我的舉動是「寧為雞首」,實際上則是當時我對於科學有極大興趣,基於自我認知及環境評估後做出的決定。
在期貨業負責自營的完整十個年頭,有幸認識了許多優秀操盤人,偶爾也有人測試性的開玩笑要出來開一家公司,可以自己賺何必為人打工;從市場上也屢屢有些優秀的操盤人選擇為自己操盤。
我認為,對於某一交易領域而言,自行創業的困難度並不是很高,例如:大部分人熟悉的傳統單邊交易模式,中長期投資因為交易不頻繁,且屬於高風險、高報酬,進入障礙並不高。
另一種短線的單邊交易模式當沖交易,只要取得適度的成本優勢進入障礙也不高,在價格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中,只要有一定交易量,要取得適度的成本優勢其實不難。
我見過許多上述兩種單邊交易模式的創業成功案例,而且我也認為如果擁有這種技能的人只是想要在某一個市場中,進行一定規模的交易的話,進入專業法人工作真的只是為人作嫁。
因為未能充分運用專業法人的競爭優勢,也未能擴大規模、擴大市場的狀況下,加以進入障礙並不高,不如自行承擔風險即可獲得全數之利潤,以新增風險與新增利潤的比例來看,自行創業似乎並不是較差的結果。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Trade Around the World
最近又把Van Tharp的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拿出來重新看了一次,真的覺得這本書應該要列為我們做系統交易的Bible 才對,每次看這本書都會有新的體認。其中有一個觀念,我覺得應該可以跟大家報告一下。
像我們做交易,其實主要靠的是交易系統的edge來讓我們贏錢。如果說我們有一個當沖交易系統,平均每一次交易的期望獲利金額(edge)為USD$50。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固定的時間內贏最多的錢? Van Tharp認為,在固定的時間內,交易次數多的系統,會比交易次數少的系統來的好。
所以我稍微增加了自己的想法,加上剛好看到有一個broker(interactivebrokers)也有這樣的觀念,就把這個Trade Around the World 的想法整理出來。
想像有兩個人,某甲和某乙。某甲開了一家餐廳,已經花錢付餐廳的租金,購買了廚房的器具,結果這個餐廳只有每天早上賣早餐,只有做一餐(早餐)的生意而已。而某乙投入了同樣成本,可是某乙開的餐廳每天作早餐,午餐,晚餐的生意。這樣某乙賺錢的速度是不是應該約略是某甲的三倍。而這就是很簡單的周轉率(turn over rate)的觀念。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信任你所測試的歷史資料
對於實際交易美國商品期貨的朋友來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要找到正確的資料序列來作回測。因為在美國商品期貨的歷史裡面,最早的交易型態是由一堆交易員,在交易所裡面用人工喊價的方式來作價格的搓合的,那時候還沒有電子型態的交易,所以沒有電子盤的資料。所以對於歷史比較悠久的商品來說,比較久遠前的資料(以黃金為例,是約略在2002年以前)都是只有人工盤的資料。
後來等到約在2002年開始,美國交易所開始引進的電子搓合的交易方式,但是限制電子盤的交易時間只有在人工盤以外的時間才有,所以約略在2002年到2006年12月的這段時間,是屬於美國時間8:20am-1:30pm採人工盤交易,其餘時間採電子盤交易的型態。
等到2006年12月開始,電子盤的交易時間延長到包含到人工盤的交易時間了。所以從這時候開始,電子盤的成交量開始大增,雖然人工盤的交易還是存在,但是大家漸漸的把戰場移轉到了電子盤上面。
因為有這樣的歷史典故,所以美國期貨商品的歷史資料也有分為1.人工盤 2.電子盤的資料。
所以如果我們只用人工盤的資料來回測的話,雖然在2006年以前的資料很完整,但是在2006年以後的資料型態,其實跟現在市場的型態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因為大家都跑來電子盤交易)。
而如果只用電子盤的資料來交易的話,那也只能適用於2006年12月以後的資料,這樣對於回測的時間長度來說,實在是太短了。因為在2006年12月以前的資料,會發現每天中間空了很大一塊(像黃色圓圈所示)。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What is a Trader's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這一期的Van Tharp的newsletter,裡面有讀者問了一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存在心裡面很久的問題。
這個讀者問:一個交易者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
有時候我開車在路上,看到清潔隊員,我會認為他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明顯大於我的。因為他幫忙清運垃圾,Provide service,讓我們有清潔的環境可以生活。 如果我經過建築工地,看到戴著安全帽的建築工人,我也認為他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明顯大於我的。因為他蓋房子,build things,讓像我這種人有房子可以住。他們都是實際提供勞力,製造商品,幫助別人改善生活的人。
As a trader, 我對於社會的貢獻,除了提供流動性和承擔風險之外,實在想不出我比清潔隊員,建築工人對別人的幫助多在哪裡。但是我們彼此,從這個社會裡賺的錢,卻又是天差地遠。所以後來自己慢慢覺悟,當自己能夠從市場上賺錢的時候,除了獨善其身之外,更應該幫助別人改善他們的生活。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應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朋友。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弱勢的團體,其實是很缺乏資源的。
所以我想,這樣我對社會的貢獻,除了提供流動性和承擔風險之外,應該可以多了一條,叫做:
"把美國人的錢賺來幫助我們台灣人"。呵呵。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價差交易策略
價差交易策略
一、價差交易概述
投資人可以判斷兩個不同期貨價格之間的關係是否合理,如認為不合理,則可買進『相對便宜』的期貨,同時賣出另一個『相對較貴』的期貨,如判斷正確,此種價差交易策略亦可獲致相當不錯的利益,而且所承擔的風險也相當有限。
價差交易最主要的兩種經濟功能是:
(一) 可以使市場的流動性增強
(二) 可以使相關的期貨價格間,維持一相對均衡的關係
相關期貨價格的相對走勢是價差交易是否能獲利的關鍵因素,個別價格之漲跌反倒不重要,從事價差交易的人經常要判斷兩個相關期貨價格之間的差距,在未來會擴大或會縮小,從而決定交易策略,如果認為該差距會擴大,則買進價格高者,同時賣出價格低者;如果認為該差距會縮小,則買進價格低者,同時賣出價格高者。至於兩者之價格到底會均漲,均跌,或一漲一跌,就不甚重要了。
二、市場內價差交易
市場內價差交易乃只同一期貨契約,但不同交割月份的價差交易,又稱限月價差交易,是各種價差交易中最常見的一種,此種策略能否獲利,取決於兩個不同交割月份間的持有成本。持有成本包括倉儲費用,保險費用,資金成本等。
金融商品與商品期貨二點主要的不同: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選擇權賣方交易導論
各位是否聽說,大多數選擇權的最終命運,都是聽任過期而沒有任何價值?人們持有選擇權到期的部位中,根據估計大約有75~80%會過期而沒有價值。另外,根據估計大約只有10%以內的選擇權,最後真的會被執行。情況既然是如此,為什麼沒有更多投資人運用這種統計學上的明顯優勢呢?散戶投資人為何不研究各種履約價格選擇權所提供的大好賺錢機會,而要緊盯著股價本益比和共同基金的績效清單呢?我們知道,期貨交易者絕大多數都是賠錢的,他們只是想要猜測行情的頭部或底部,甚至購買那些價外程度(out-of-the-money)很深而幾乎不可能賺錢的買權或賣權;這些人為什麼不作選擇權賣方交易呢?
這方面的問題,答案往往都是陳腔濫調:貪婪與恐懼。害怕風險,擔心不可知的未來;最重要者,害怕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如果請教經紀人或投資顧問有關選擇權賣方交易策略的問題,他們的答覆通常是:「不要碰這玩意兒,風險太高了。」如果想進一步追問相關細節,恐怕很少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既然金融界的投資專業人士都沒辦法解釋,如何期待一般投資人能夠瞭解呢?「選擇權賣方的風險是無限大」,這是多數投資人都知道的概念。只要看到「風險無限大」,普通投資人大概就會把相關策略擺到一旁,不會進一步探究了。
這跟「貪婪」又有什麼關係呢?作為選擇權賣方的另一個麻煩,是整個程序進行得很緩慢,而且很無聊。獲利潛能「有限」。這顯然違背了多數投資人的直覺觀念:為了賺取有限的獲利,卻必須承擔無限的風險。多數交易者—— 尤其是期貨交易者—— 都知道一項基本原理:想要成功的話,就要用一系列的小賠小輸來博取一次重大獲利。就是因為存在著重大獲利的可能性,所以交易者和投機客才願意屢敗屢戰,即使遭遇了無數失敗和虧損,仍舊無法克服賺大錢的誘惑。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巴菲特為何8次公開推薦指數基金?
巴菲特有個戒律,從不推薦任何股票和基金。
但一種基金例外,那就是指數基金。
巴菲特多次公開向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
從1993年到2008年,這16年間,巴菲特竟然8次推薦指數基金。
巴菲特為什麼如此極力推薦指數基金?
巴菲特的理由是什麼?
巴菲特第1次推薦指數基金:1993年
如果投資人對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一無所知,但對美國整體經濟前景很有信心,願意長期投資,這種情況下這類投資人應該進行廣泛的分散投資。這類投資人應該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業的公司股份,並且分期分批購買。例如,通過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當“愚笨”的金錢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之後,就再也不愚笨了。
巴菲特第2次推薦指數基金:1996年
對於各位的個人投資,我可以提供一點心得供大家參考,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通過投資指數基金,在扣除管理費和其他費用之後,所獲得的凈投資收益率,肯定能夠超過絕大多數投資專家。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丹尼斯為什麼不如他一手培養的海龜?
丹尼斯為什麼不如他一手培養的海龜?
昨晚讀《海龜特訓班》,讀得很晚,讀到今天凌晨三點,才把這本不厚的書讀完。
我對一切有關海龜的資料都有濃厚興趣,就柯蒂斯·費思寫的《海龜交易法則》我就買了三本,兩本是中譯本,一本是原版的(可惜看不懂,呵呵)。我很感謝《海龜交易法則》,是《海龜交易法則》教給我科學的交易原理,教給我穩定的賺錢法則。這次能把13萬的建倉成本操作到突破100萬,實現了1000%的收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按照海龜交易法則去操作(雖然不是十分嚴格地執行,中途有幾次動搖)。
所以,找到這本台灣出的《海龜特訓班》,我會這樣愛不釋手,連夜讀完。
讀完之後,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丹尼斯會在解散基金前虧損50%?如果說是市場發生了巨變,收益發生了巨大的回拉,也講不通呀,因為同期的海龜們用他的法則賺了4000萬元。為什麼他的操作水準不如他一手一腳培養出來的海龜?
有人說:因為沒有人對丹尼斯說“虧錢沒關係”。
聽起來有道理,因為海龜有丹尼斯作精神導師,當他們發生虧損的時候,丹尼斯會出來給他們撐腰,跟他們說“虧錢沒關係,虧錢是在市場上贏利的成本”。記得有一段時間,市場有一段很長時間的震盪行情,海龜們的賬戶上都發生了嚴重的虧損,這時丹尼斯出場了,請他們到拉斯維加斯賭場狂歡,然後給他們增加資金,告訴他們“虧錢沒關係,虧錢是贏錢的成本”、“往往一段時間拉鋸式的整理行情之後會有瘋狂的大行情”。事實正如他所預料的,撐過了困難時期,海龜們的收益直線上升,平均收益率達100%以上。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大戶不說出口的投資絕活
為什麼大戶與散戶命運差很大?《今周刊》針對一百位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他們第一手觀察發現,兩者在認賠及獲利態度、進出場及加碼時機等五種投資行為,皆大不相同,想要終結虧損命運的散戶投資人,一定要知道。
有人說,散戶永遠是輸家,姑且不論這句話是否屬實,背後至少有兩個意涵:一是若能掌握散戶動向,跟著對作肯定能賺錢;另一則是要避免淪為被痛宰的羔羊,首要任務,就是跳脫散戶思惟,向股市贏家看齊。
為破解大戶與散戶的宿命密碼,《今周刊》針對一百位擁有億元客戶的超級營業員進行調查,透過客觀、中立的第一手觀察,找出這兩大族群在股市行為中的不同。
差異一:加碼時機 當臺積電大漲,大戶追、散戶賣
首先,近八八%的超級營業員認為,相對於散戶,大戶對剛開始賺錢的股票,更勇於加碼。華南永昌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許人祥舉例,像今年一月,臺積電站上一百元時,就有不少散戶認為漲太高了,而搶著出脫;但看在大戶眼裡,卻認為是「漲勢確立」,而勇於追價加碼。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如何識別身邊的金融「殭屍」?
《華爾街日報》-一位讀者寫道:
一位讀者寫道:「救救我。我剛剛看完了AMC電視台的《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在電影院看了《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我開始懷疑我的基金經理可能就是個殭屍。我一直在看財經類電視節目﹐我覺得華爾街上很多人肯定也是殭屍。我怎麼才能確定呢?有什麼預兆沒?」
此致
受驚嚇者﹐塔斯卡盧薩(Tuscaloosa)
親愛的受驚嚇者:
謝謝你的郵件。我覺得你說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們有些人好幾年來一直懷疑“「殭屍末日」已經開始。(比如你是否有注意到﹐沒幾個人還在思考?他們不過是在四處遊走﹐像……就像彊屍一樣。)
這事在華爾街尤其糟糕。實際上﹐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殭屍病爆發來解釋﹐特別是財經評論員動輒如此荒唐地樂觀這件事。
如果你在研究海地殭屍的故事﹐就會發現典型的殭屍已經完全失去了自由意志。他們基本上跟機器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做著同樣的事情﹐什麼也不想。
這是否讓你想起了你所知道的某條街上的那些人?
和殭屍不一樣的是﹐大部分手持MBA文憑的理財經理倒還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但他們要說的東西並不比一部B級片裡面的怪物多了多少智慧。以下五種句式說明跟你打交道的一定是個金融殭屍。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進入股市現在的感想
過了許久時間,想來寫一些現在的心境與想法~~
自從2008年4月進入股市,買了第一檔股票中鋼,那時的心情是我想來好好投資,不過漲了兩塊錢我就離場,後來又買了友達賺了五塊錢,事後來看真的是"隨機致富的陷阱"。
由於這樣的戰果,得意是沒有,不過感覺上我好像可以在股市撈錢,這證明了一個根本不知道股市深淺的
人,想法如此膚淺。
想當然而,我開始大量買進一檔股票大城,短短時間賺了五萬,反正就是沒多久的時間,接下來就是看著它慢慢變少,然後最後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就想說要把它賣了,不知道有沒有賠,不過肯定是沒有賺。
接下來我又買進群創,應該是歷史高價97塊錢,那時剛好在網站常聽人說要訂一個7%停損,所以我也糊里糊塗,在大約91塊錢的時候賣掉,帳戶總值賠了4300多塊錢,時間來到2008 5/21,這個恐怖的日
子。
當時是覺得還好因為會上萬點,當時最流行看美股操作台股,不過現在很多人還是流行,隨即而來就是開始接刀子,買進綠能、昱X忘記名子了,反正就是太陽能,當年最夯的,跌了兩千點時'帳戶總值賠了六萬多,期間只是不斷進場不斷停損,每天都看美股,早上等待大盤反彈,當然不斷的輸錢,最後帳戶賠了20幾萬,我當時是沒死心,只是心裡很X。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一位老股民19年炒股經驗
兒子中考一結束,提出的第一項“ 請求 ” 是,希望准許他學炒股票。 並說,要求不多,只要 5000 元,若能准許,一個假期下來,賺個 2000 元沒問題。
好傢伙,一個假期賺40% ,還說 “ 沒問題 ” ,胃口倒不小。 但兒子的突然襲擊還是弄得我有些措手不及。 看著兒子認真的樣兒,一時還真是難住了我:不准吧,自己也在炒股;准許吧,怕他從此陷得太深,不能自拔。
是啊,自己就是個在股市陷得很深的人。 想當初自己不也是雄心勃勃、滿懷激情來到這個市場? 記得19 年前,我曾對妻說,把家裡的錢拿出來炒股吧,不出幾年,怎麼樣怎麼樣 …… 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 後來,妻同意了,家裡的大部分錢也都投入到了股市。 結果怎麼樣? 19 年了, 6000 多個日夜,投入了大量金錢,耗費了寶貴時光,經歷了無數次的激動與喜悅、痛苦與淚水,最終,和許多股民一樣,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夢想也還是那個夢想。
夢想沒有成真,感悟倒也不少:股市是良師,她讓股民懂得,面對困難與挫折,要學會忍耐,看到希望,充滿信心,選擇堅強。 因為有了股市,忙碌緊張的生活多了份新奇、激動、刺激和希望。 假如沒了股市,生活或許就像白開水,索然無味,平淡而又激情不再!
是的,生活“ 因股市而精彩 ” 。 正是因為股市充滿了這種獨特而又神奇的魅力,才會使那些 “ 股市不死鳥 ” 任憑風吹浪打,仍頑強地堅守在這片熟悉的 “ 陣地 ” 上,也才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 “ 新兵 ” 加入到股市大軍裡來。 然而,炒股的路並非一條平坦的大道,會有許多曲折與坎坷;投資的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艱辛與磨難。 最深的體會是,要想在股市賺錢,不是一些新股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真正能夠賺到錢的投資者實際上並不多。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富有的秘訣
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靈心,歡迎您收聽自在人生路,分享修煉人的自在人生。
今天過得快樂嗎?最近有一本書,書名叫做「快樂,為什麼不幸福?」可見快樂和幸福是兩個概念,兩種心理狀態喔。快樂感覺上比較是暫時性的,但是幸福就感覺比較雋永比較長久。很可能快樂的人卻不見得幸福,但是相反的幸福的人,時時都是快樂的。聽眾朋友會不會說,你在繞口令呀,不是啦,真的是這樣的。舉個例子說好了,我有位朋友很喜歡到KTV去唱歌,每次呼朋引伴的唱上兩三小時,感覺好快樂,但是曲終人散之後,她卻覺得好寂寞,剛才的快樂都不見了。於是她每天追求這些外在物質因素帶給她的快樂,卻每天在快樂無法持久的落寞情緒里繼續想著明天要怎麼過得更快樂。這樣的人就是快樂卻不幸福的那種。研究實際發現,時常有幸福感的人,幾乎都是滿足於現狀、不強求、慾望比較少而且很知足的那種人,這種人即使在別人眼裡不是有錢人,但是他自己卻覺得非常富有。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兩篇分章,首先是一則故事。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划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