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交易場心理學——經紀人不會告訴你的心理法則 下

何時進場

  進場是認識市場的必然結果。我的進場的含義是用比你平常交易更大量的合約建立一個部位。原因是什麽?在激烈的市場行情中掙足夠多的錢——要足以彌補不可避免的遲滯期和兩邊受挫時的損失,並有富余。

  通常的規律是,當你考慮進場時你要想到市場的負面,但這句話本身有重要的條件限制。通常,市場慢漲急跌,盡管經歷了1982年末的大牛市的人不會同意。無論如何,市場下跌時才是股指期貨的交易人掙錢的時候。如果把市場比喻成一個人在推一塊圓石上坡,你可以理解價格上漲的難度。當他推著價格緩慢上行的時候,他偶爾會停住腳步,甚至有時被迫後退——至少要到他恢復了體力並重新取得控制的時候。但是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達斜坡頂端的時候,他可能會發現自己處在深淵的邊緣。當圓石越過邊緣,就會在重力作用下墜入深淵。市場有時會出現類似的走勢;漲如蟲爬,跌如山倒。

  有時會有一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好時光。股票價格基本上穩步上揚,市場充滿了樂觀情緒。但是投資人獲利了結的時候很快到來,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看多市場,創新高的動力和人們的熱情同時消失了。這種情況出現時,一定要小心了!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裏大量散戶的存在使得市場可能急跌。這些投資人由於財力有限,在市場變盤時他們會第一批出局。而且,他們不能承受短時下跌的事實意味著一種恐慌局面很可能會出現:止損單、恐慌性拋售,還有垂直下跌的市場。這正是掙錢的時候,我建議你留一筆現金,等待這樣的機會。

  “如果你想在這個地方掙錢,”一個場內經紀人有一次告訴我,“你必須重倉加入空方。”這是一條不錯的建議。

  專業的場內交易人喜歡跟大眾投資者反向操作,一個方法是持續賣空。投資人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習慣於以遠大於做空合約的數量去做多。因為每筆交易都要有買賣雙方,賣空的任務就落在了場內交易人頭上——他們內心並不反對看空市場。

  偶爾你也必須準備著加入多方。你不能說你總是強調一方或者另一方。哪邊最合適交易呢?當然是正確的那邊。

  如果你不是我所說的選擇性進入者,那你是在用市場慢慢折磨自己。算一下,每筆交易,你都要付出傭金,加上經常發生的虧損。偶爾你的同樣目的的止損單成交後你會損失你願意虧掉的兩倍。然後你就要把你的壞交易算進去。人無完人。積累就這樣進行著。

  這種慢性折磨的解脫是偶爾的殺戮。你拿整塊的進去,可能會拿一些碎屑回來——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公平交易。

  你要將本書讀完才知道確切的入場時間。只有你熟悉基本知識,熟悉規律背後的理論,推理過程才會變得清晰。簡單講,一些交易提供了遠強於其他交易的獲利機會,你更能夠辨別掙錢的交易,這些能給你帶來有利的交易,你的交易記錄就越好看。然而找到高質量的交易並非易事。你必須處理大量的信息,然後在機會被廣泛發現之前提前布局。這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預見能力——這兩種品質並不是投資人隊伍裏那些被情緒支配的個體都具備的。

  最後,一句警示語。成為一名選擇性入場者是必要的,你不願意成為一名任何形式的非選擇性入場者。進取型交易者跟傻瓜是有嚴格區別的。但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講,幸運的是,後者充斥著股指期貨市場。我認識一個在同一價位同時買入賣出數十份合約的家夥。他不想要利潤,他沒有立場,他只要這個過程——一個能掙快錢的機會。不幸的是,他還有酒後交易的習慣——而且,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偶爾能夠掙錢,甚至大筆的錢。但這種運氣在股指期貨市場裏是不存在的。他把謹慎二字拋到了九霄雲外,在1982年8月的大牛行情將要到來的時候加入標準普爾的空頭。因為他賣出了數百份合約,第一天就被洗劫一空。沒有錢了,他不能挽回這筆巨大的損失。他再也沒有機會交易期貨了。

  “我要錢”

  最近讀到偉大的賽馬師安吉爾高得羅(Angel Cordero)的故事。有一次他從馬背上摔下,差點殘廢。然而3天後,這位有著5000多次輝煌勝利的安吉爾又出去比賽了——而且獲勝。就因為他比賽的拼命勁,高得羅這幾年一直被賽馬會的管事壓著。但他是難以抑制的。當被問及他的騎馬技巧時,他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很多時候我必須找機會贏得比賽。我在別的馬後面沒有路可走——我只能自己制造空間。”前賽馬師山米雷尼克(Sammy Renick)是這樣評價高得羅的:“他是一位偉大的運動員,有著強烈的求勝欲望。他會用熟練的擦邊動作阻止其他的馬,讓人很難裁決。他會利用任何一個微小的機會。

  這就是冠軍的寫照。如果你改幾個字,同樣的話可以用來形容股指期貨交易中的贏家。求勝的欲望、充分利用機會、從失敗中崛起——這些都是成功的交易人具備的品質。一位場內贏家用幾個字告訴我同樣的事情:“我要錢。”

  想一想,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在追求什麽,多麽奇怪的事情啊。如果你在經紀行的會議室呆上幾分鐘,你就明白大多數投資人在用自己的市場理念來影響別人。這位可以告訴你道瓊斯工業指數涵蓋的每一支藍籌股在過去10年中每一年的損益數字。那位在吹噓他姐夫兩月前買入的股票現在已經翻了3倍。另一位想知道你對IBM公司今年能否創下收益紀錄的看法。這些跟掙錢有什麽關系呢?

  確實如此。這也是你不想失去股指期貨交易初衷的原因。

  精神上的堅定是市場成功的秘訣之一。一種交易人在制造松懈感,而另一種在激勵自己挑戰市場,他的計劃已經清晰地存在於他的頭腦當中。一位商業航班的領航員曾跟我說,無論空中出現任何情況,他都能夠根據以前的培訓立即做出反應。優秀的交易員也應該一樣。

  但又有多少交易員知道何時采取防禦措施呢?多少人知道應該何時進場呢?多少人真正把自己放在了能贏得位置呢?多少人真正想掙錢呢?

  假設你想掙錢。當你讀完本書的時候,你也應該給出其他3個問題的肯定答案。

  新聞事件和傳言

  在美國人質被伊朗扣押的444天裏,關於這長達一年辦的談判的最新進展的新聞層出不窮。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交易場內,新聞經常被誇張,即將釋放人質的消息報道了五六次,這些傳言就像野火一樣席卷整個交易場。傳言被修飾得有鼻子有眼;但是當越來越多的傳言被證明沒有根據之後,每一條新的消息遇到越來越大的懷疑。幾個月的傳言之後,真正的消息到來時,大家也就聳聳肩而已;這新聞早就不新了。

  無論如何,突發的新聞事件能讓無常的市場做出劇烈的反應。埃及總統薩達特被刺殺後,黃金市場震蕩不止,這就是最近發生的一個例子。但有時新聞是被制造出來的,用來改變市場。有一個交易人的故事,一年前,他在下跌的黃金市場中持有多頭合約,有一天他跑進交易場,大叫道:“裏根心臟病發作!”這確實讓一些人皺了下眉,但最終沒起到任何作用。總統安然無恙。

  如果要從這些是事件裏總結出什麽東西來,那就是市場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反應。不久以前,黃金還是緊張局勢的氣壓計,國際局勢的一點變化就能引起金價每盎司十多美元的價格變動;但現在,好像除了核戰爭,沒有什麽能引起黃金像當初那樣飆升了——如果這一事件能給贏家或者輸家帶來好處的話。一個人的新聞到另一個人那裏就是傳言,這也加大了分析新聞事件的難度。但抵消因素是存在的:對一個事件有不同的解釋,它們可以相互抵消。但當消息變成了單邊的,機會可能就來了。場內交易人常用的一個策略是跟《華爾街日報》的頭版消息唱對臺戲。看這樣的標題:股指上揚;新的牛市出現或者華爾街看多;牛市不言頂。這些,還有一些類似的標題,是市場將要下跌的確切信號。原因?新聞故事總是比實際事件來得遲。只有最單純的投資人,可能數量還不小,才會在看到這樣的新聞後買股票。因此,作為訓練有素的職業逆勢操作者,這些場內交易人在牛市的消息變成單邊的時候開始大筆賣出。這印證了一個古老的市場格言:“買流言,賣新聞。”

  因為一些我一直不能分析出來的原因,新聞媒體的輿論總是準確地出現在頂點或者底部。《華爾街日報》報道黃金市場進入熊市的當天,黃金市場轉成大牛市,在隨後的兩周金價每盎司上漲了100美元。更近一點,谷物因為幹熱風減產的消息標誌著大豆和其他豆類產品頂部的形成。在股票市場,利率是走勢的風向標,然而利率上漲經常帶來股票價格的增長——這是用傳統知識解釋不了的現象。

  但媒體沒有錯。如果有人錯了的話,那就是我們想弄清事件真相的需要,盡管解讀並不精確。讀者想知道這個或者那個事件會推動價格上揚。如果作家因不能給一段行情找到一個容易識別的理由而陷入窘境,那這段行情就被歸結為“技術因素”。問題是,這些原因總是在事實出現之後才找到的,無論多麽合適也只能貼上事後諸葛亮的標簽。例如,今天早上的《華爾街日報》刊出了這樣的有見地的文章:

  專家分析交易人在等待M1(公眾手裏的現金加上個人儲蓄存款)下降5億到10億美元。美聯儲周五晚些時候的一份聲明也衝擊了價格。這份聲明說,美聯儲的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7月會議中投票決定對國家的基本貨幣供應采取“微緊”的政策。分析人士還說,公眾相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上周的會議上投票支持7月會議立場。這說明在8月中旬之前當下的利率水平會保持不變,而且美聯儲至少在10月之前不有政策立場上的放松。

  偶爾我也會遇到這樣說話的人,我避之不及。這些所謂的基本面跟價格的短期方向沒有關系,即便是有,那麽多的基本面因素至少也會相互矛盾。那麽長期來看呢?“長期來講,”如凱恩斯恰如其分地說,“我們都不存在了。”

  新聞事件有著合理的用途。它給市場一個借口,來減輕阻力。如果你能看透這個過程,你就能從中獲利。例如,那上面那個金融術語的大雜燴來講,同樣情況可以用更現實的語言表達出來:

  利用上周五的貨幣供應報告作為打壓價格的理由,場內人士在開盤時把價格拉下軌道並制造了大眾投資者的恐慌性拋盤。買盤隨後進場,全天市場穩步上揚,盡管利率水平對市場不利。市場以高點收盤,因為空頭賣家擔心看多心態主導市場,於是選擇了盡快平倉。

  但即使是這份報道也只暗示了主導市場的力量。情況可能是,指數期貨市場處於貼現狀態,因為有對貨幣供應緊縮政策的預期。報告一旦出臺,傳統知識告訴我們,好,一定要跌了;但看看突然上漲的利率就知道了。這種情節設計出來就是要被打破的。首先,利空消息是打壓市場的借口;第二,一旦對不幸的多頭和不理智的賣家的毀滅完成,魚已經進網,就該收網了。市場必須上漲。那些預測到利空消息的空頭賣家,現在平倉,但同時也在主動買進。誰在賣呢?新進來的賣家,它們篤信市場要跌,因為有利空。記住,一個巴掌拍不響。但不幸的是,一方總是占另一方的便宜。

  現在,為了保護那些被套的不幸的套利人,市場好像確實在向有利於他們的方向變動。周五收盤時,報告出臺前,股指期貨市場以當日高點收盤。事實上,如果這些不幸的多頭能夠堅持住,他們就獲利了,因為周五的高點在周一下午被突破了。這當然是後見之明。問題是,新聞事件提供了借口,而沒有被嚇倒的解了套。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最好做當日交易,特別是在周末,可能要發布影響市場走向的報告的時候。

  如果新聞報告可以用來掩蓋市場的真實意圖,它也可以用來宣布這些意圖。可能市場最強烈最真實的感覺可以通過觀察它對消息的反應來得到。新聞事件層出不窮,一些會影響市場的潛力。你要觀察那些應該影響價格的新聞。當這些新聞出現的時候,仔細觀察市場的反應。規則如下:

  如果重大利好消息發布後市場價格沒漲,立即賣出;如果重大利空消息發布後市場沒有下跌,立即買入。

  這些規則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牛市要靠利好維系;一旦更多利好到達市場但沒有推動價格上漲,可能是多頭都已經買入了。結果是買入動能萎縮,需要新鮮血液進場將價格繼續推高。通常來講,利好報告出臺後將引致對後市的良好預期。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當市場不能做出反應,市場會短時停滯。通常來講,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這種遲疑說明每個人都在觀望別人。一旦第一頭牛奪門而逃,牛群肯定緊隨其後。價格就會急跌。

  在市場地步,空頭情緒主導一切。你應該記住,市場在頂部最牛,在底部最熊。因此在底部,沒有人相信價格會上漲。一旦新聞事件出現,人們肯定認為價格會繼續下跌。跟頂部的情況類似,空頭在等待賣出。當賣出沒有發生,市場註定要大漲了。

  誰遇到了麻煩

  一種將超買或者超賣清晰化的方法是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誰遇到了麻煩?”在下跌的市場中,買入越多,將來這些套利人越想賣出。在上升的市場中賣出也是一樣。場內交易人比場外交易人多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們通常可以看到誰在買入。這件發生在我的一個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瑞士法郎交易場內交易的朋友身上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市場是下跌的。一群為歐洲銀行服務的經紀人進入交易場,開始大量買入來支撐市場。通常這是一個應該跟進的信號。但是我的朋友還沒理出思路,他就發現整個交易場都在賣,而且瑞士法郎的價格沒有絲毫上漲。他的方法是試驗市場,就像把腳趾放進水裏試探水溫一樣。首先,他叫賣幾份合約看市場反應。然後他決定看看能否使用壓低市價的方法走人,於是報出了比剛才更低的賣價。這是一個合理的方法。

  果然,一個喜歡便宜貨的買家接單了。但這時,這一個最小價位的新低讓買家很不自在。這些歐洲銀行的經紀人不希望在這個價位支撐瑞士法郎。他們想在一個更高的價位支撐。他們手裏都有幾百份多頭合約——現在都出現了賬面損失。突然,更多的賣單衝破了價格支撐位,跟預期的一樣,底部被擊穿;這些銀行也開始賣出,推波助瀾了。

  因為綁定主要的標的現金指數,股指期貨市場裏少數交易人的恐慌不可能引起大的破壞。但同樣的特征也很明顯。你可能認為沒有人足以撼動紐交所——你是正確的。然而一些資深的套利人很遺憾地發現,基差(期貨與現貨之差)很難保持穩定,少數恐慌驅使下的大交易人可以顯著改變市場,然後帶動數百散戶加入恐慌性買賣的隊伍。

  持續獲利

  如果股指期貨的交易人可以從專業人士那裏學到最重要的策略的話,那就是以商業投機的心態進入市場——然後盯住底線、利潤。盡管你會聽說指數期貨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賭博,但你只需草草瞥一眼場內交易人的工作方式,你就知道事情不是這樣。要靠交易指數期貨維持生活,你必須盈利。如果你的本錢在第一筆交易中失去了,你就沒有盈利的機會了。正因為此,大多數的場內交易人把他們的交易看作是生意,而不是投機,盡管股指期貨交易有很大的投機性。

  很多成功的場內交易人沒虧過錢,這在有些人看來是很奇怪的事情。他們可能有一筆虧損的交易,但從一天、一周、一月來看,他們是盈利的。然而,為了持續盈利,他們經常接受小額的利潤,而不是等待大的市場災難,就像很多人那樣。

  我們已經講到了很多職業股指期貨交易人常用的策略。在股指期貨開始交易以來的這段時間,以上策略都被無數次證明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如果交易人當初沒有按照這些常識性的規則交易的話,這些利潤中的很大部分,肯定已經蒸發掉了。所以在你追求持續利潤的道路上,一定要紀律嚴格。不要讓短時的市場形勢阻擋了你持續獲利的步伐。下面的7條紀律會保證你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七條紀律

  1. 不要讓利潤變成虧損。每一筆交易的目的都是盈利。很顯然,這並不總是很現實,因為一開始就有人跟你作對。把虧損當作交易的正常組成部分。然而你的交易中的相當比例,會朝著有利於你的方向變動,無論你運氣多麽不好。遵循持續盈利的準則,你必須允許自己在利潤變成虧損之前接受利潤。市場再有規律,也存在隨機性。當隨機性對你有利時,接受利潤;不利時,別讓小損失發展成大窟窿——盡早平倉。通常,變成虧損的利潤會招來麻煩。不要企圖反向操作。趕快平倉,然後再找機會進入市場。

  2. 不要濫做。仔細選擇你的交易。要賺取可觀的利潤,一周兩三筆好的交易就夠了。耐心等待機會,而不要沒有節奏和理性地衝入市場。而且,交易多了傭金費用也多。

  3. 玩自己的遊戲。弄清你在市場裏的目標,然後去追尋。這包括搞清自己的遊戲計劃和憑借內心的興趣接近目標。不要在市場行動的中間改變交易方式,除非你有很好的原因。例如,如果你在尋找高開來賣出,等待市場朝預定方向移動,然後再開始交易。你要能夠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否則,你將失去耐心提前進場,結果可能招致損失。另一方面,要靈活,要知道市場永遠是正確的。如果你的預期錯誤,準備好加入另一方——或者旁觀。最好的交易是一開始就按你的思路走的交易。做好準備,這樣的機會到來時一定抓住。

  4. 永遠不要與市場為敵。犯了錯誤就出來。在市場明顯對你不利的時候負隅頑抗是沒有出路的。偶爾,你會因為改變方向而兩頭受損,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大局已定,你必須接受損失。這一準則的必然推論是:虧損不過夜。獲利的情況下可以。但虧損永遠不可以。由於某種原因,一旦一個部位虧損,他第二天獲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嚴格遵循這條準則,你會發現盡管可能出現短時虧損,損失是最小的。他們只能蠶食你的資金。但是如果你持有過夜,試圖跟市場抗爭,做好在第二天收盤時接受更大損失的準備吧,那時可能是鯨吞。學會喜歡小額虧損,這永遠不會成為問題。即使最好的交易人虧損的次數也要比盈利的次數多。關鍵在於要在贏利時掙到每筆虧損金額的5到6倍。你的紀錄會很好看。

  5. 不要在每次交易中交易同樣數量的合約。正如早些提到的,要想成功,你要做一個選擇性的入場者。如果你每次交易同樣數量的合約,你很可能要被市場磨碎。滑價、傭金、壞單帶來的損失都會抵消你的盈利。

  6. 忘掉基本面。是資金推動了市場,而不是基本面。無論在目前的供求條件下,市場表現的多牛還是多熊,大筆資金都將大行其道。偶爾也有市場走勢跟基本面研究一致的時候——但誰知道是什麽引發了行情?與其浪費精力研究基本面,不如集中精力解讀主要市場力量的“腳印”。幸運的是,這些“腳印”在市場價格帶上是清晰可辨的——如果你知道要看什麽的話。

  7. 人算不如天算。有時候,無論你怎麽努力,你都不會贏;幸運的是,反面也成立。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交易低潮,相信你會再次成為贏家。調整你的市場介入程度來反映你在這個循環中所處的位置。我認識的一位交易人在預料到大跌將至時從全額度合約換到了迷你合約。你可以學習他的做法,這不會錯的。


文章來源
http://data.book.hexun.com.tw/book-1391.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