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是忍出來的
撰文者:法意研究部
還沒準備好的時候,請忍住別買,當一切就緒之後,請忍住別賣,近來股市成交量持續維持低檔,不到八百億的成交量屢屢在今年新低徘徊。投資大師柯斯托蘭尼說過:「心理學造就90%行情」柯老認為,股市的成交量反映著投資人的心理層面波動,不論買賣,衝動都是成交的關鍵因素與情感。
近年來由心理層面剖析投資行為的書籍甚至論文,如雨後春筍多不勝數,以學理的角度而言,成交金額,或是更專業一點:週轉率(成交金額/市值)反映的正是市場中資訊不對稱的程度;
想賣的人預期股票會跌,想買的人預期股票會漲,當兩方人馬越多,成交量就會越大,隱含了彼此對於股價後市看法的分歧.這樣的分歧對於投資大眾有甚麼啟示呢?
行為財務學告訴我們,賣出股票的動機不外乎:
1.需要現金週轉
2.調整資產組合
3.買進決策錯誤
看到這裡,請大家計算一下自己今年的股票週轉率為多少?
股票週轉率 = 今年總成交金額/((年初本金+現在本金)/2) * 100%
如果超過100%,請再檢視賣出股票的理由,是不是都是理由3:買進決策錯誤呢?如果是的話,是不是因為研究不足、喪失信心而禁不起虧損呢?
筆者曾經聽過一則說法,很多人認為投資股票賺錢的機率是50%,其實是錯的,因為若將投資此行為拆解為「買」與「賣」,只有在同時買在對的時機,賣在對的時機才會獲利,若以擲骰子計算的話,其實投資能賺錢的機率只有25%,連三成都不到,如果將手續費證交稅算進去,那就更不只了。
投資人終其一生都在朝兩大方向努力:
1.透過各種分析方法提高勝率
2.透過各種分析方法達成賠小賺大
回到我們的主題,高股票週轉率跟這兩樣目標有什麼關係?其實答案很簡單,交易的次數越頻繁,投資人對於每一筆交易能研究的時間就越少,這對提高勝率毫無幫助,甚至,投資人吸收了過多資訊、消息、傳言,最後匆忙之間做出的決策只剩「猜」,只要你的投資決策是猜,猜越多次你的勝率就會越靠近25%,不過別忘記,還有手續費沒有算呢。
柯老認為,隨著營收不斷成長,股價也不斷水漲船高,但不幸的是,籌碼也逐漸轉移到意志不堅定的投資人手上。為什麼柯老可以斷言籌碼被不堅定的投資人接走呢?
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1.對之前的分析結果存疑而太慢進場
2.純粹羨慕別人的投資成果,追逐市場明星
股票到後期只會越漲越兇,投資人越晚進場,就代表對該股票疑慮越深,投資人越晚進場,能做功課的時間就越來越少,當最後一批忍不住的人敲進買單之後,漲幅便軋然而止,隨後,一瀉千里。
在成交量屢創新低的同時,回顧柯老的文章,應該仔細思考:現在市場裡的投資人意志堅定嗎?意志薄弱的投資人還敢貿然搶進嗎?附上一張自2000年10月以來,加權股價對當月週轉率之起落關係圖
,請讀者留意當週轉率放大時,多半會發生甚麼事?然後思考週轉率放大時,是誰跑進/跑出了市場?最後請讀者想想,自己是意志堅定的投資人,還是意志薄弱的投資人呢?
以上為商業周刊2011年網路文章
以下的圖是上個月給中長線親友看的圖,這裡不少是上班族或無法每日即時看盤還有喜愛高殖利率的投資者,想要長期固定獲利,一年至少有5~10%的殖利率,那就做到一件事忍耐,不要手癢,這樣才不會在這被雙巴。那天有人看中xx已經30以下想要買,我的雲圖卻說會破29,既然離配息還久,今年的高殖率股能不能填息也是大問題,這樣到不如保留現金等待,或買波段買賣,有獲利就入袋。這圖是4月20日的,預計一個月的觀察要到了,5月20日後再來看新的變化。我的短線是5~10天內,中線是1~3個月,最長線一年內。所以當我說長線時不是那種3年5年的,現在台灣的環境隨著政治跟國際問題反應都過大,放個3~5年除非是大戶50以上都買在20元以下的,那麼公司是像台積或中華電一樣的穩健的企業,要放多久大概也沒問題。此圖為個人操作紀錄,無任何投資建議,請以個人投資心法為主。
4020日的週線,雖然已經穿遲行帶,但轉換線下彎,所以一樣不適合冒險。請配合加權天氣雲圖對照(這是其中一張)。
機會不會常來敲門 所以當機會來臨時 抓住機會
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 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要往前想也要往後想 反過來想 總是反過來想
享受結果 也享受過程 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不斷挑戰和主動地修正「最愛的觀念」
記住淺顯的 勝於掌握深奧的
原文連結: 獲利是忍出來的 - 台灣個股研究 - 聚財網 http://www.wearn.com/bbs/topic.asp?topic_id=207471#ixzz1uTf6ZXs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